SGDA 2024 年度奖学金|第一辑

SGDA校园奖学金项目是一个面向设计专业优秀毕业生的资助项目。启动至今,为许多优秀毕业生提供了专业指引及奖励。该项目旨在鼓励设计新人、标榜学术精神、推动中国设计发展,每年从设计毕业生作品中评选优秀作者给予奖励,并通过社会资源与设计院校的深入联动,为中国未来的设计师建立价值导向。
第一辑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2024.04.17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2024.05.22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
2024.06.05
第二辑
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2024.06.12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2024.06.18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
2024.06.19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Arts, MUST
2024年4月17日下午,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2024年度 SGDA奖学金第一站评审工作已于澳门科技大学R座大堂顺利举行。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代表有:张涛、程晓炳、洪卫、周小良;本届毕业生中麦锦芊、袁佳仪、朱传涛 三名同学摘得SGDA奖学金奖;王小枫、黄光辉、孔令旗 三名指导老师荣获SGDA优秀导师奖。
评审活动
获奖作品
1
作者姓名:麦锦芊
指导老师:王小枫
作品名称:《多巴胺失乐园 Dopamine Lost Paradise》
设计说明
“通过观察周围部分同龄人的现状,在压力下对多胺形成的依赖。多巴胺会使人成瘾,不良的嗜好更容易产生多巴胺。比如赌博、抽烟、喝酒、暴食。在生活中经常被多巴胺控制着大脑。游乐园吸引着小朋友。多巴胺失乐园是一个让成年人上瘾,难以走出的舒适圈。游戏通过模拟生活中可以产生多巴胺的的极端行为,让玩家进行大冒险,在追求快乐与保持生活效率之间做出抉择。玩家需要在游戏中避免过度沉迷快乐,否则将陷入舒适圈,难以自拔。这款游戏我希望可以启发人们反思多巴胺对生活影响的。”
2
作者姓名:袁佳仪
指导老师:黄光辉
作品名称:《情绪研究馆》
设计说明
“在焦虑成为时代底色的当下,年轻一代沉浸在社会交往的扁平化、碎片化中,这也导致他们需要从高压环境中抽离。关注自身情绪变化是十分重要又缺失的。“DUANGDUANG”是一个旨在构建有趣、放松和解压的情绪研究馆。并利用建模和打印技术,创造出可进行解压的玩具,让观众通过玩具释放内心压力,同时启发人们对情绪的思考,引导积极的情绪表达和健康的解压方式。”
3
作者姓名:朱传涛
指导老师:孔令旗
作品名称:《La Divina Commedia》
设计说明
“欲望不断从我们内部升起,只为被更多的欲望所取代。欲望驱动我们,给予生活方向和意义。欲望与快乐和痛苦紧密相关。人们追求即时满足和肤浅快乐,忽视精神需求和道德责任。情欲、愤怒、傲慢、嫉妒是常见的在当代社会繁荣背后的疾病,隐藏着源自无尽欲望的心灵危机。通过结合但丁的《神曲》,探讨现代社会中的欲望问题,反思欲望是推动我们向前的力量还是将我们拖入深渊的锁链。”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
School of Visual Arts Design,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2024年5月22日,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2024年度SGDA奖学金第二站评审工作已于广州大学城美术馆2号、4号-6号展厅顺利举行。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代表有:张达利、韩湛宁、余子骥;在本届毕业生中:何茵仪、黄欣熙、刘恒宇;麻格宁、黄铭茵、吴亚楠;郑紫文、谷奇、陈家琪;简畅亿、林晋弘 四组学生的组别作品分别摘得SGDA奖学金奖;任小红、戴秀珍、蔡燕、陈美欢、邓源、吴南妮 六名指导老师荣获SGDA优秀导师奖。
评审活动
获奖作品
1
作者姓名:何茵仪、黄欣熙、刘恒宇
指导老师:任小红、戴秀珍
作品名称:《读白 Monologue》
设计说明
“人类社会正处于加速度改变中,所有人不得不跟随时代的巨大钟摆而运转,直到筋疲力尽。哲学家韩炳哲在其著作《倦怠社会》中提出:人们应当为自己创造出神圣时间,允许自己享受深度无聊,体验“无用之物”。
阅读——涂抹——重新创作。我们尝试在文学与艺术中去体验深刻乏味,探讨我们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寻回沉思能力。当艺术与文学结伴,透过书页间文字的涂抹,萃取语句精髓,审视其言语之力,则能在书籍中创造无限的语用层面的可能性,也让人们在创作中获得更多精神舒展的可能性。”
2
作者姓名:麻格宁、黄铭茵、吴亚楠
指导老师:蔡燕、陈美欢、邓源、吴南妮
作品名称:《事半“工”倍》
设计说明
“在试错成本不断提高的现代社会,即使是小事,大部分的人依旧会选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获得“最优解”--造成了事半“工”倍的局面,以成倍的工夫消磨在一件付出和获得不对等关系的小事上。
为此我们探讨在信息过载下查攻略的精力和时间成本,揭示追求“最优解”的焦虑与疲惫。通过设计呈现为了小事查找攻略的过程和工作量来引起人们对无意识的紧绷生活的自我思考,适度减轻压力,接受自己和生活中的不完美。”
3
作者姓名:郑紫文、谷奇、陈家琪
指导老师:邓源、吴南妮
作品名称:《Θ=1/0》
设计说明
“数学的规则被颠覆时,你还会继续打乒乓球吗?
我们假设:除以零有意义,设1/0=Θ。我们将1/0=Θ代入现实世界中的物理公式,得到颠覆常识的物理规律。
为了体现如上物理规律的改变,我们聚焦于体育学科,并选择规模最盛大、影响最深远的奥林匹克赛事。对人类来说,体育运动不只是身体的活动,更是一种精密的计算。当数学的权威性不复存在时,人类的竞技对象不再是对手,而是数理的力。
数学、物理、体育,这三门学科在同一规则被颠覆时,互相交织、不断形变。”
4
作者姓名:简畅亿、林晋弘
指导老师:蔡燕、陈美欢、吴南妮、邓源
作品名称:《物我之间 Between Self and Entity》
设计说明
“在现代社会中,人与物的关系常被理解为一种线性和功能性的关系:人类创造物品,使用它们,最终将它们消耗或抛弃这种看法强调了人类的主导作用,将物品视为仅仅是被动的工具或资源。然而,这种单向的视角显著地忽略了物品在人类生活中所承载的潜在影响力和更深层次的互动关系。实际上,人与物的关系并非简单的支配与被支配,而是一种持续的对话和互动。
在人与物的这场复杂的互动中,物品不再仅是人的附庸,人也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而是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交融状态,这种状态下,人与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互动,更是文化和哲学意义上的深刻交流。在这种视角下,我们被邀请重新思考人类与物品的关系,认识到这种关系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理解人非主、物非客的深刻含义。这种重新理解促使我们更加负责任地对待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物品,以及更深刻地洞察它们对我们生活的真实影响。”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 Design of CAA (SCD)
2024年6月5日下午,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2024年度 SGDA奖学金第三站评审工作已于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顺利举行。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代表有:史春生、刘钊、梅数植;在本届毕业生中:楚皓羽、朱慧琳;高玮嘉、王静怡、许溢文;李秋霖、王儒嫣、何立;王鑫福、韦霖 四组学生的组别作品分别摘得SGDA奖学金奖;郑朝、姚之洁、吴炜晨、黄倩、胡珂 五名指导老师荣获SGDA优秀导师奖。
评审活动
获奖作品
1
作者姓名:楚皓羽、朱慧琳
指导老师:郑朝、姚之洁
作品名称:《城市补丁》
设计说明
“芒福德理论提出“贮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而在城市的快速化进程中,人们对城市文化的记忆感到模糊与缺失。“城市补丁”项目通过寻找“补丁”填补遗憾,唤醒人们对城市记忆的感知。将参与设计融入居民社区进行在地展览,以杭州老城区的四个老旧街巷为实践场域,以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人们依然向往的“小城”情结为寻找“补丁”的出发点,将历史、社会、文化、情感共同构成设计系统,并在毕业设计展览中将此融入,还原情境感的社会空间。对社会纪实信息再整合,探索城市背后的文化与记忆故事,发现个人际遇和时代浪潮的碰撞与融合。”
2
作者姓名:高玮嘉、王静怡、许溢文
指导老师:吴炜晨、黄倩
作品名称:《听³》
设计说明
“音乐存在于每一个已知的社会,过去和现在,被认为是一种文化普遍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形式多种多样,是“抽象”的艺术,是“传达情感的声音”。用声音这个维度来聆听、书写、描绘、记忆和建构,探索个人、城市与环境的关系时,我们所面对的生活空间似乎也随之变得更为丰富和饱满:我们对声音的感知和存在的体验,不再仅是声音本身,还可能承载着象征、文化和情感等意义。
作品立足临安这一发声场域,将撤市设区的迭代中所产生的城区进程声音、居民对于城区更新的看法与发声收集起来,分析声景逻辑,探究人、听觉、声环境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五感”为切口的城市乐章呈现了地域性的本土特色与文化,共同印证城市的变化与发展,谱写专属的“临安之歌”。”
3
作者姓名:李秋霖、王儒嫣、何立指导老师:胡珂、姚之洁作品名称:《茶生百态 Divers-i-tea》
设计说明
“茶,从传统茶叶到新式茶饮,从街头巷尾到大雅之堂,它以极其包容的姿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百茶百味,茶因生长、采摘、制作、冲泡的不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味道。百茶百态,不同人对茶的偏好,是喝茶人生活的流露,喝茶人人格化的表现。一种茶,一种味道,一种状态,一种生活的可能性。
在作品中,我们通过喝茶之旅,收集了不同喝茶人的生活故事,用他们的茶杯作为叙事载体,结合图、文、物、场、媒的手段,以平面视觉与实体装置的形式,让观者打开千姿百态的生活状态,用茶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感知力,让人们看到生活更多的可能性。”
4
作者姓名:王鑫福、韦霖
指导老师:吴炜晨、黄倩
作品名称:《临时行乐》
设计说明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这是他们拥抱世界的方式。在儿童的认知结构里,由于缺少社会生活经验和社会规则的约束,他们的认知指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也被赋予了更为自由的美学想象,这是许多创造活动的萌芽和开端。
我们从临安的街头巷尾出发,在亲身参与了多项社区儿童的临时性娱乐活动之后,我们深受启发并创作了一个“不是游乐园的游乐园”,旨在向更多的地域、更多的人群展示儿童对日常物品的临时改造和突发奇想。所以哪怕想象转瞬即逝,我们也鼓励人们保持童心,带着“可玩”的愿景去面对日常,给平淡的生活找点乐子,进而思考真实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可游玩性,开始随时随地的享受生活。
关于SGDA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成立于 1995 年,是国内首个非牟利的平面设计专业组织,旨在展现杰出的设计成就、鼓励和促进专业创作和探索的学术精神,推动社会对设计的关注和平面设计发展。促进协会和国际专业机构的学术交流。协会尊重每一位会员的同时让会员分享协会的荣耀、并努力成为观念开放和领先的学术研究者和专业实践者。
SGDA 秘书处
电话 Tel|0755 - 8860 6391
邮件 E-mail|info@sgda.cc
官网 Web|www.sgd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