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2025.04.14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能量秀」作为SGDA会员专访栏目,自2017年启动以来,持续系统性访谈了近80位设计师会员,不仅为行业留存了珍贵的设计思考样本,更为新生代设计师们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灵感养分。

 

2024年,该栏目首次以线下形式延伸,推出“SGDA能量站”线下沙龙。活动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发起、BRANDOR协办、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特别支持,以半年为期,共举办六场主题分享会,通过思维共振构建出立体化的设计叙事场域。

 

12位来自视觉设计、跨界创作、理论研究与文化观察等不同领域的实践者,以多元视角展开了一场场关于设计的“复调对话”。他们既剖析设计逻辑的底层基因,也探讨公共艺术与地域文化的共生可能;既借跨媒介实验打破商业与艺术的固有边界,亦在历史美学与人文社会的语境中重塑当代设计的价值认知。每场沙龙突破传统单向知识输出的模式,转化为设计哲学与社会议题的深度碰撞现场。当思想的切片被置于公共场域中持续发酵,专业洞见最终升华为可感知、可触达的能量。

 

2025年,「能量秀」将通过联动全国不同城市开展线下对谈,构建起跨地域、跨领域的交互网络。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思想投注,SGDA将以创意为纽带,持续探索设计的无限可能,敬请期待!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赵雄

《稍微想起一些》

 

So Boring Company负责人赵雄涉足平面设计、空间设计、策划及大型项目设计管理等多个领域,其项目涵盖了品牌VI形象、陶瓷、杂志、包装设计以及店铺、展览和商场街区设计等。在他的主题分享中展示的代表作品充满了独有的朝气与活力,并不过分商业化,相较于市面上多数同质化作品,他的视觉风格给人感觉很新鲜。

 

在演讲中,赵雄分享了无论是在商业品牌视觉形象还是文创、包装设计领域,从平面到空间,他都致力于捕捉生活中细微而有趣的元素,以创造出独特的设计体验。他介绍了通过构建记忆锚点来增强品牌视觉与空间叙事效果的方法,并强调拒绝标准化符号生产,而是利用图像建立跨媒介联结,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也为更深层次的视觉表达留出空间。这种对“未完成态”的坚持不仅是对抗同质化的创作宣言,也体现了他独特的设计哲学。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廖波峰

《设计中的人情故事》

 

作为有料设计的创始人兼创作总监,以及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的外聘教师,廖波峰在分享会上从设计教育的角度出发,强调了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他创作的核心驱动力之一。他的个人作品多以手工方式完成,追求带给观众从视觉到心灵的直接触动,并通过有趣且灵动的创意表达对生活的探索和社会参与。从他分享的案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设计语言特有的温度。

 

在他的作品中,这种温度通过手工制作得以体现——每一件作品都带有独特的触感和细腻的情感,旨在打破工业化生产的冷漠与同质化。廖波峰希望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手工制作,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细微事物的关注,从而激发对设计本质的共鸣与反思。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陈沛涛

《设计一点》

 

陈沛涛,本硕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任IMAGRAM Design设计总监。他专注于企业品牌设计、展览与活动视觉系统构建、品牌包装创新及出版物设计等领域。在其主题分享中,陈沛涛通过解构多个作品的创作链路,展示了从概念发想到视觉落地的设计思考过程,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用精准的视觉语言激活品牌的文化势能。他的设计始终贯穿着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创意表达的无限热情。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王鹏

《大厂里开小脑洞》

 

作为腾讯12级创意专家,王鹏深耕包括ESG公益、品牌合作、平面设计以及绘本插图在内的多个创意领域。他擅长将商业目标转化为有温度的视觉叙事。在主题分享中,王鹏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在遵循标准化流程的同时保持创意的灵活性。他提出通过提炼复杂需求为具体符号的方法,以实现系统性与创意性的平衡。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陈丽斯

《设计之前》

 

陈丽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的设计理念贯穿其创作历程。在以《设计之前》为主题的分享中,她通过信翼(SineLink)、ESY轻古典乐团(ESY Chamber Orchestra)等案例,剖析了设计前的深层逻辑——“真正的设计始于对需求的精准洞察”。

 

她强调,设计不应是单向的美学输出,而需系统性地回应实际问题。以“驮龙物流(Tuolong Logistics)”项目为例,团队深入挖掘了品牌背景和行业属性,将骆驼作为品牌形象的核心概念,不仅传达了公铁联运的行业特征,同时也体现了品牌的稳重气质。这种“扎根现实的实践”,正是她平衡商业价值与美学追求的核心策略,确保设计既满足功能需求,又承载深厚的文化与情感价值。此外,在山海美术馆(Mountain & Sea Art Museum)的导视设计中,她同样遵循了这一理念,通过融合建筑、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创造出既有实用性又具艺术感的设计方案。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关抒

《正儿八经的做无聊的事》

 

关抒凭借多年经验主导过国家级及企业级大型项目,展现出卓越的设计能力。其作品涵盖品牌形象设计、活动展览策划、空间环境营造、产品包装及文创开发等领域,以生活美学为内核,将功能价值与美学表达相融合,创造出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的作品。

 

在演讲中,她以策展人视角下的全局思维,从品牌形象构建延伸至文创产品开发,展现了如何在“无聊”的日常之处,种下“设计”的创意之花。对她来说,所谓“无聊的事”,不过是生活递给设计师的原材料。通过重新解构日常,将平凡转化为创意的养分,让设计回归真实与温度。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王灵远

《Nothing in here》

 

王灵远是一位活跃于平面设计、多媒体艺术与空间领域的艺术家及跨学科工作者。其创作以实验性与观念性著称,早期通过音乐与视觉的跨界合作探索艺术表达的边界,曾以先锋性的视觉语言受邀参与国际设计展览,通过物质材料与抽象概念的碰撞,构建艺术与音乐的深层对话。2008年创立的2M2 DESIGN工作室,以跨学科方法重构设计逻辑,其作品凭借对功能与美学的创新平衡屡获国际设计奖项。

 

此次分享《Nothing in here》将聚焦其职业生涯中的观念性创作脉络,从早期实验性探索到跨学科实践,探讨如何以“目的性”为内核,通过跨界协作与系统性思考突破媒介局限。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程君

《论品牌策略与视觉语言的

相互转移及赋能》

 

程君是一位资深创意人与品牌视觉建设者,拥有在4A广告公司、平面媒体、电子消费品及快消品等领域的丰富经验。他长期专注于品牌策略的可视化研究与落地实践,致力于通过设计将商业目标转化为用户情感共鸣。

 

在演讲中,程君围绕主题探讨了设计师如何制定基于品效的规则,强调从“概念层”到“管理层”的思辨过程。他以多年的跨领域实战经验为基础,提出将抽象的品牌策略拆解为清晰可触达的“视觉方程式”。在他看来,最高效的视觉赋能在于将商业目标翻译成人类的情感本能,让设计不仅服务于品牌的传播需求,更能直击用户内心,实现真正的品效合一。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对谈嘉宾龙磊(中)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胡广俊

《设计 师徒制》

 

作为出生于广州的 90 后一代“设计长跑者”,胡广俊在分享会开场时,向观众播放了一段关于香港电影从业者 “师徒制” 对谈的影片,借此引出香港平面设计行业中深厚的师徒关系网络。他结合自身经历与探索脉络,指出 “师徒制” 对设计师的成长与锤炼具有重要意义,是一段不可忽视的发展路径。

 

在回顾自己在 “师徒制” 环境下的成长经历时,他也分享了其成立设计工作室之后的思考转变。通过具体的工作室案例与总结出的思维方式,与在场观众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设计师如何在传承与自我探索之间寻找平衡。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余子骥

《新鲜突围》

 

余子骥通过多样化的案例剖析,向观众展示了如何将视觉基因巧妙地植入品牌建设。作为荣获Tokyo TDC、D&AD木铅笔、iF金奖等百余项国际大奖的“设计捕手”,他以Y.STUDIO的代表性作品划开商业诉求与美学表达的边界,用设计实践沉淀揭示设计突围的本质——始于对市场规则的敬畏,终于对美学初心的恣意生长。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吕晓萌

《有关包豪斯的研究往事》

 

吕晓萌博士以当代视角重访包豪斯的“精神原乡”,作为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他兼具研究者与策展人的双重身份,带领听众开启了一场关于包豪斯精神的深刻对话。从对文化原始实地的本体研究,到梳理设计史中的视觉印记,吕博士以“考古者”的严谨态度和对设计的无限热忱,在历史的褶皱中挖掘出鲜活的包豪斯基因。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张昊

《字游天地 高定灵感》

 

汉字,是沉淀千年的文化基因图谱,更是品牌的战略级无形资产。张昊的文字设计实践,本质上是对文化DNA的唤醒重组,通过昊格系列品牌定制字体的实践研究,其构建出品牌资产、传统笔韵与数字技术的共生模型,使高定字体在品牌叙事中升维为可感知的文化芯片。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BRANDOR品牌创立于 2021年,以Coffee is a lifestyle为理念,融合在咖啡、空间和生活方式领域的想象力与实验性,以艺术为灵感,塑造独具时尚体验的咖啡场景。


BRANDOR ® COFFEE was founded in 2021, With the concept of Coffee is a lifestyle, integrating imagin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the fields of coffee, space and lifestyle, and taking art as the inspiration to create a coffee scene with unique fashion experience.

 

 

 


 

 

 

 主办单位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协办单位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支持单位 

活动回顾|SGDA能量站线下主题沙龙分享会

 


 

 

2024年SGDA能量秀

工作团队

-

组委会

王粤飞、陈绍华、韩家英、毕学锋、张达利、董继湘、韩湛宁、马深广、曾军、冯志锋、杜峰松、朱德才、刘永清、宝斌、许礼贤、郭东、管普查、宋博渊、王江涛、张昊、曾令波、刘钊、夏江南、邓远健、张涛、关抒、孟申晖、麦观林、程晓炳、方钰文、林溪、欧俊轩、史春生、余子骥

 

编辑:余宝丹

校对:关抒、余宝丹

主持人:曾佳佳、朱继浩、巨萍

视觉设计:徐伟鑫、杨晨怡

 

 


 

 

关于 SGDA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成立于 1995 年,是国内首个非牟利的平面设计专业组织,旨在展现杰出的设计成就、鼓励和促进专业创作和探索的学术精神,推动社会对设计的关注和平面设计发展。促进协会和国际专业机构的学术交流。协会尊重每一位会员的同时让会员分享协会的荣耀、并努力成为观念开放和领先的学术研究者和专业实践者。

 

SGDA 秘书处 

电话 Tel|0755 - 88606391

邮箱 E-mail|info@sgda.cc

官网 Web|www.sgda.cc

Instagram|gdc_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