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g)
“深圳设计40年”系列活动由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组委会主办、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指导。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SGDA)作为承办单位,邀请了深圳众多业界专家和机构合力打造。
专题活动以“时代的力量”为主题,回顾深圳设计四十年巨大成就,思考深圳设计未来发展,擦亮“深圳设计”城市品牌,探索“深圳设计”全球定位。
“深圳设计40年”系列活动,涵盖三大版块:辉煌成就(展览)、卌年征程(访谈)、深圳价值(文献)。

.jpg)
和深圳设计的故事
深圳虽然年轻,但设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繁花竟放的深圳设计生态之下,是一代又一代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的设计师、一个又一个关于设计与创新的鲜活故事。
“卌年征程”由52个深度访谈视频构成,涵盖设计观察、视觉设计、工业设计、时尚设计以及空间设计五大细分专业板块。
访谈者中有年逾70的第一批深圳拓荒者,也有90后崭露头角的新生力量;有蜚声国际的专业设计师,也有深耕产业的行业协会组织者、企业家,以及从事专业研究的设计观察者。正是他们的讲述,让我们在宏大叙事之外,有机会捕捉到许许多多有血有肉、真实动人的细节,无数个这样的细节,揭示了关于深圳设计的一切答案。
据悉,整个中国的家具产业是起源于深圳。而家具行业包括家具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属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经过40多年的迅猛发展,深圳家具产品销售格局由过去的以内销为主,转变为现在的外向型经济格局。中高档家具引领了我国家具的发展潮流,尤其是依托传统产业发展起来的专业家具展,树立了“深圳家具”品牌,开拓了国际市场,让我国家具品牌走向世界。据了解,现在深圳家具年总产值达千亿元。从特区成立之初的一家家具作坊到今天的上千多家企业、十余万从业人员,深圳家具业带给人们太多的惊喜。
1986年,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成立,所举办的深圳国际家具展作为中国家具行业最成功的商业展,坚持“设计导向、潮流引领、持续创新”,以设计为纽带,与城市文化共融,已然成为全球家具和设计界认识深圳的窗口,也成为“国际设计资源与中国制造连接”及“中国制造寻找国际、国内市场”的战略平台。如今的深圳国际家具展,已经由专业家具贸易展会快速向战略新兴产业会展迈进,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中国产业创新领导型平台。2019年,随着展会搬迁入全球单体面积最大的深圳新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国际家具展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具展,依托日益强大的战略领导力、设计创新力与国际影响力,朝着国际第一大高品质商业设计展迈进。
40年来,依靠毗邻香港的地缘、信息和外资优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相对国外较低的生产成本,深圳家具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奠定了国内家具行业的“龙头”地位,名副其实的“中国家具看广东,广东家具看深圳“。现在深圳家具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大特色:一是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家具研发中心,深圳家具在设计、造型、功能、舒适、适用等方面均走在国内前列,并引领着国内家具业的发展;二是已经成为国内主要的家具生产基地,家具产业在产业规模、设计、人才、技术、设备以及产品质量、产值等方面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三是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出口额首位。
事实上,除传统意义的企业自身品牌,“深圳制造”本身就是一个高品质的代表,而为了突出深圳这个地域品牌优势,深圳家具行业协会也呼吁众多企业大打深圳牌。2007年,“深圳家具品牌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由深圳家具行业协会和深圳8家大型家具核心企业联合发起,实施“整合优势资源从而集成区域品牌”的战略,标志着深圳家具企业在品牌建设、在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卌年征程”(访谈)-家具设计板块,我们特别邀请到了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院长、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许柏鸣、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仁豪家具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尤国忠、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主席、深圳兴利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业、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主席、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华坤、深圳市松堡王国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向阳、深圳祥利工艺傢俬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温漫、中国原创家居品牌物本造创始人孔武,一起谈谈家具设计行业是如何进步、发展、提升,到达今日的辉煌。
在来深圳之前,我是南京林业大学的博导。2007年5月份深圳家具行业协会的会长、秘书长专门去南京请我来深圳。当时请我来的原因,是深圳家具行业一直引领中国家具行业的发展,前面是有对标的、跟着发达国家和地区走。而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基本上是模仿学习国外的理论体系,学到后来觉得很多东西不能适应国内的现实需要了,并且当时所做的研究理论内容已经很难支撑深圳家具行业的实践了,国内消费者和行业的进步并且有各种新的市场情况出现,这种状态下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的理论的话,未来是看不清的。深圳家具行业的大家感觉在迷雾中领跑,找不到方向,迫切需要研究和理论,所以我就来了。
最具标志性的是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学习,第二个阶段就是有自己的东西,主要的标志是深圳家具行业在全国最先建立了“深圳家具研发院”这样的技术平台,成立了中国家具教育学院,还有一个简称开放性实验室,主要是制定深圳标准,通过严格把控去给企业发授牌,得到牌证后才能够代表深圳家具,才能到市场销售。我还通过家具研究院搭建了国际的合作平台,带回来大量欧洲、意大利、西班牙的设计师过来,所以整个深圳家具行业有好几十个国际设计师在这边,我们把国际上最优秀的设计人才聚集在深圳,和本土设计师加起来一起发展,我认为这是最值得去说的方面。同时我们也有理论体系,现在整个中国家具行业的大学本科教育教材就是我主编的。
我认为整个深圳乃至中国设计一定要有理论,甚至要有哲学。当代中国设计应该是什么理念我也思考了几十年,现在基本上通了,很快就可以向社会公布。目前我们设计应该做的有三点,第一点是人性化,第二是可持续发展,第三是东方哲学、东方文化。这三者结合起来,就能够形成我们自己的指导方针和理论支持。理念应用的时候有两个抓手,一个是我们是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及我们的高科技。第二个抓手,把中国五千年沉淀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一些技艺融入进来,就会有民族特色,民族的也是国际的,同时又能够提升我们的附加值,还可以拯救、激活我们整个非遗文化,把非遗文化的价值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够共赢,同时成为中国设计的一张名片、一种标志。
而整个制造业有两大支柱,一大支柱是技术,另一大支柱就是设计。深圳技术很强,尤其是高新技术,设计也强,但是还有很大进步空间。所以只有把设计这个板块同时拎起来,拔高到和我们的技术同样高度,才能够真正承载得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承载得了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区这样一种历史使命,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
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仁豪家具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深圳家具设计行业是从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初开始发展,当时香港家具制造产业往内地辐射,深圳离香港近,所以有地理优势,而且香港来深圳这边投资也近,也正好有改革开放的各种政策,所以深圳有很好的发展机会。
我20多岁的时候,一心想要去学习。当初觉得深圳应该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所以当时刚好有一个机会,我就通过亲朋好友的引荐来到了深圳,内心也是怀揣梦想来的。来到这里,因为我有木工的基础,所以在木工车间里面做生产学技术,当时我们的工具不一样,电动工具会更多一点,所以我来了以后学习了很多工具的应用、设备的应用。
我们来深圳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30多年间的变化我觉得还是非常快的,其中有这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方面是,从原本传统的工匠作坊到有很多从国外引进过来的手工电动设备或是大型的设备。第二个方面是经历了产品设计的过程,这里面的整体系统在不同的阶段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并且通过我们深圳家具协会的这个平台设计驱动,逐渐和国际的交流来往越来越深入。第三个方面从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特别是环保标准的制定要求的提出。所以这几十年看到了一个是设备的进步,一个是产品的设计创新,一个是材料的创新,材料标准的要求越来越高。
家具的功能是满足消费者每天在家里居住时的各种需求,家具是具有艺术、生活、人文、文化等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的产品,所以要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解析他们的需求。不光是家具产品设计,我们现在也要涉及到整个生活空间的设计,从生活空间方面,涉及到软装、硬装、整体家居。从居住环境方面看,既要考虑他的收纳,又要考虑舒适度。所以整个主体从家具设计出发,是要把消费者的整体需求串联起来的,比如产品风格、成品家具、收纳家具等在生活空间里的搭配,生活方面的时尚、现代、年轻化,也应该在消费者整个生活里面体现出来,那么就要有个性化的定制来满足消费者各种方面的要求。
我们倡导整体家居跟国际接轨,还要介入中国的人文的文化。坚守初心,秉承匠心,乘风破浪,大浪逐新。
—
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主席、深圳兴利家具有限公司 董事长
我是从木匠开始做起的,后来我在韶关的家具厂从普通的木工做到车间主任、技术员、设计师、工艺美术师,后来做到管生产技术的副厂长,也在外资企业做过职业经理人,负责生产技术,既要管生产也要做设计。89年,我来到深圳从事家具设计。改革开放初期,深圳规模很小,人口也比较少,那时候刚刚起步,当时的家具是比较传统的板木家具,家具业是很落后的,没有现代的家具。那时候来过深圳的都知道,满街都是在做胶合板,先把板钉好贴上万能胶、表面贴上防火板的家具是非常流行的。
一个产业的发展他是一个产业链的配套,当时我们从材料、设计到产品,都要从国外进口,包括设备,到了90年代开始我们觉得中国整个的改革开放的需求人民的生活水平慢慢富裕起来了,简单的家具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这个时候诞生了设计。那个时候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学家具设计的毕业生过来,也聘请了国外比如意大利的计师一起来设计中国的家具,那时候有板木家具、板式家具,用一些人造板贴上木皮,上面有白亮光的油漆,慢慢有了中国的现代家具。
深圳国际家具展从传统的家具产品展走向专业展,我做了很多创新。第一是2001年我办展览时按照专业分馆,并且找国内外的教授专家、知名设计师,作为我们策展的顾问指导提升展览水平的方案。第二是在2003年深圳家具协会创办了一个家具研发院,聘请了意大利、西班牙的设计师,还有国内的高校的专家教授。第三是到了2010年左右,我们把展览办到了高交会馆,当时展览已经改名叫“家具设计周”,引入了软装和各行各业,把家具精装修整体整合在一起。其实设计非常需要有平台,即使有一帮专业人才还是需要有平台。深圳设计在人才培养,在国际化视野这方面,我们进行引进、输出、学习,这样一步步提高,从深圳铺满到全国,提供了平台的同时也推动了家具产业。我觉得深圳国际家具展应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在影响力都非常大,规模、水平都很高,我们业内有一句话是“中国家具看广东,广东家具看深圳。”就是说深圳家具行业引领了全国家具设计、工业化的发展,做出了典范。
我更多是在打造一个投资人的平台,做一个策划人的角色。因为我也是从基层出身的,所以对设计师的工作非常感同身受,首先我们一定要有工匠精神,有基础,有扎实的基础功。第二是我们要学理论,有系统,有先进的设计思想,还要有灵感。第三是要根据时代的进步,把这个时代的文化融入进去,比如现在我提倡新中式,把中西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的设计当中去。现在人民生活水平高了以后是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大家买产品买的是一个精神,买一个品牌,买的是文化,所以我们需要融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
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主席、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 董事长
我是1984年来深圳的,那时候是跟香港老板做学徒工,然后学做家具,后来学做沙发。因为沙发是高雅的产品,我觉得一张沙发通过设计师、通过师傅的打理,就能够变成一张很漂亮、美观、设计价值的产品,所以我对它慢慢地产生了很浓烈的兴趣,当时非常好学并且坚持在沙发行业耕耘。
深圳的家具应该是当时引领着全国的潮流,1996年深圳就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家具展”,并且是香港家具协会联手举办,当时就在八卦四路的国展中心,这一届展览应该是深圳家具发展史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个展会就像一个大平台、大舞台,各个品牌的产品都到这个展会上来展示,各个设计师优秀的作品也会借这个机会在这个舞台上来展示,而最近这十来年,甚至吸引到了全世界的客商到这里来。
正因为我们有这么好的一个设计基础,所以在2015年“亚洲博鳌论坛”,亚洲最大的国际会议盛事里的家具就选用了左右沙发,当时全国各个国家的元首,包括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是坐上我们的左右沙发,以前用的家具都是欧式的家具为主,这一次用的是中式家具,那一刻我们感觉到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随着这几年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的快速发展,其实这个时候应当彰显我们中国设计、中国文化的特点,以现代时尚的形式,灵活运用东方、中国传统的设计元素,用现代、国际化的设计语言表达出来,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风格。
设计是第一生产力,它给发展带来连绵不断的动力。深圳未来一定要做原创设计,原创设计才有未来。以设计来驱动我们的创新,驱动我们的发展。
—
2000年的时候,深圳家具其实都是以做出口代工为主,我们也是给日本人做代工,当时发现给日本人代工也不是特别地有未来,所以2004年我们自己开始成立产品研发,自己做自己的品牌。2005年自己成立了松堡王国这个品牌,自己来设计,当时我就感觉能在日本都能够做、并销售出去的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老百姓应该也会有需求、也会喜欢。正好当时中国市场已经开始对家具这个板块开始有需求了,老百姓们也慢慢开始有各种追求,松堡就开始自己做中国的市场。
我认为深圳家具设计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代工为主,第二个阶段自己做自主的品牌,有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做推广,第三个阶段就是把自己的品牌拔高,变成了一个国际的标准。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深圳家协也好,整个深圳市政府也好,就包括企业也好,都在同步地升级和优化,比如每个家具品牌从过去没有设计师,到现在一步步有了设计师团队、研发团队、品牌团队、营销团队,其实是跟深圳这个城市发展是同步的。
就像松堡王国一样的,从过去出口日本的一些产品,演变到最终有自己独特的松堡王国基因的产品,从过去粗犷式的到最后慢慢精细化,其实跟改革开放40年一个路径,和整个城市、社会的发展一样。我们把松堡王国定位在家具行业的细分领域——儿童家具,儿童家具组成的儿童房也就是儿童成长的环境,环境其实很关键,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儿童房就是一个儿童的道场,这个道场可以让小朋友产生更好的梦想,让他的价值观更正确、让他更有使命感,所以对空间的打造非常重要。“少年强祖国强”,呵护小朋友健康成长,这也是松堡王国的终极使命。儿童家具是一个蓝海,我觉得我做儿童家具我应该有这种使命,深入探索儿童家具设计的可能性,是未来松堡的重要课题。
深圳家具的发展第一是因为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第二中国的老百姓消费者他的消费观念在持续迭代,需要有一个与时俱进的观念,同时还要能够年轻化、时尚化,现是00后、90后的消费者开始主导整个消费市场需要去跟着这个时代发展的节拍,希望深圳的设计能够与时俱进,引领中国的设计潮流。
—
92年在观澜的时候,其实这边还是比较荒凉的,周边都是农村,交通也不方便。那时候从香港红磡到观澜要一天时间的,现在只要2个小时。我们当时从香港来到深圳,第一考虑到他的土地成本、人工成本,以及政府这边的政策的倾斜,所以我们就来了,也就在这里扎根。那时候整个家具行业还是比较自由发挥的一个状态,因为我们早些年在香港的时候主要是以定制为主的,到了深圳也是延续之前的定制的做法,来到深圳,关键就在于如何去适应大陆市场。于是我们在90年代的时候就参加家具展,深圳家具展当时是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家具展我们的产品慢慢地走向国内的各大城市。
90年代的时候,我们刚刚开始做专卖店,最早期是没有设计所以看起来就很low,入驻商场的时候都会把我们放到最偏最顶层的位置。我们就想,红木家具那么好的一个东西,我们红木行业人都认为他博大精深,但是如何让现代人去认识他、接受他?于是我们就开始在整个空间设计以及软装设计上,不断地做设计。
2003到2013年这十年,是深圳家具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个阶段我们不断地提升产品的原创设计,从环保上、工艺上面去做提升,原创性很重要。红木家具本身有三个问题是很难去突破的,比如红木家具又硬、又土、又笨,这几个方面一定要去解决。作为红木家具来讲,他的尊严一定是排在舒适前面的,像西方家具他讲究的是舒适度,这跟他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系。作为我们中国人,尊严非常重要,家具外观的庄重一定是排在舒适度前面的。所以你会发现红木家具和我们故宫里的家具一样,非常雄伟、壮观,它是非常具有尊严和威严的家具,这种特点是我们的根,我们一定要守住。
我认为原创、环保是我们的优势,因为现代人都很注重个性化以及他自己向往的这种生活方式,提升红木家具的时尚度和精制度这个非常关键,再从健康、环保等方面去加强,引领大家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让现代人所接受,这也是我们企业的重大课题及研究的方向。未来希望深圳家具设计能够让中式文化走向世界,传递幸福。
—
我认为整个中国的家具产业是起源于深圳,因为我是92年来深圳的,那个时候也是中国家具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现在全国的家具产业最早的源头都是深圳家具企业的起源和发展。在近十年的时间,中国部分的家具企业慢慢地开始知道设计的重要性,然后就请我们国内的设计师来设计家具,这是这十年的一个变化。它是一个漫长、缓慢的过程,推动这样的一个过程的原因,一个是整个家具产业链早期的业态,第二是深圳的家具展,第三是因为有这样一片家具产业的土壤,所以造就了很多家具的设计师。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深圳成为最早开始家具设计广阔天地的开始。
深圳家具设计的发展也是每一个设计师和每一个有情怀的企业的一个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哪个设计师敢说谁的作品能够影响整个行业,只是说目前中国很多的设计师都在努力,我只是其中一个。8年前我和一群设计师成立了一个“深圳特驱设计师品牌联盟”,这是“驱动”的“驱”,这个联盟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从深圳一直辐射到全国。如今已经有很多的设计师用国际化的语言里表达东方的东西,我觉得这个是最高级的。我们最初的设计是符号化,比如会把明清的东西很具象地用在我们的家具上,到今天看来它是过于直接,缺乏内在的东西,也缺乏一些对中国文化简练、深入的研讨。
当然现在真正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很多的设计师他会用国际化的语言来做当代东方的东西,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未来一定是百花齐放的业态,现在很多的设计师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很多企业也不再满足于一个原始积累,或者是直接照搬一些西方的东西,也有很多有情怀的企业逐渐凸显出来。所以未来家具设计行业,我觉得应该要通过设计师来做更高水准的表达,通过企业抛弃传统的经营模式。
对年轻人忠告是,如果你没有找到真正自己的一个风格或者是渠道、或是资本,要先沉下来去学习整个家具从设计到产业、到市场、到工艺的各个领域,真正地去深造自己,我建议是不要着急盲目地去做品牌。因为即使到今天,还有很多设计师处在一个比较茫然的阶段,他过去用做设计、做设计服务所赚的钱,为了情怀把钱用在自己的设计品牌里面,但是最后剩下的只有库存。我期望作为设计师能够和企业有一种共赢的心态,不要自己去单打独斗,觉得自己可以把一个品牌做大。而作为一个企业来说,不要觉得设计不是那么重要的,虽然它只是产业链当中的一个环节,但是设计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品牌的运营,所以对企业来说,应该抛弃过去的经营模式,用自己的设计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设计师只做自己擅长的东西,企业做它擅长的东西,大家有一个相互的需求,品牌或者是产业才能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
访谈名录
.jpg)
设计观察
韩望喜:深圳市委宣传部 二级巡视员、深圳市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 主任
朱荣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规划师
王 敏: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吴 洪: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院长
周利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创意产品研发院 院长
—
视觉设计
王粤飞: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学术委员
陈绍华: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学术委员
韩家英: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学术委员
毕学锋: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学术委员
张达利: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学术委员
黑一烊: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学术委员
孔 森: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顾问/第五届主席
曾 军: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顾问/第四、五、六届副主席
朱德才: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顾问/第六届主席
刘永清: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顾问/第七届主席
许礼贤: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顾问/第八届主席
宋博渊: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主席
—
工业-产品设计
刘 振: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 执行会长
罗 成:浪尖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裁
孙 磊:飞亚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总监
张建民:深圳市中世纵横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 钊:创维集团有限公司 品牌总监
工业-家具设计
许柏鸣: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 院长、南京林业大学 教授/博导
尤国忠: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 会长、深圳市仁豪家具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黄伟业: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 主席、深圳兴利家具有限公司 董事长
黄华坤:深圳市家具行业协会 主席、深圳市左右家私有限公司 董事长
郭向阳:深圳市松堡王国家居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温漫:深圳祥利工艺傢俬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孔 武:中国原创家居品牌物本造 创始人
—
时尚-服装设计
沈永芳:深圳服装行业协会 荣誉会长
潘 明:深圳服装行业协会 会长
贾 燕:深圳市古焉服饰设计有限公司 艺术创意总监/首席服装设计师
赵卉洲:EACHWAY艺之卉 品牌创始人
邢莉莉:艺术人文品牌「德玺见萩」&禅宗美学品牌「德玺利迦」品牌创始人
朱宝宝:香云莎 设计总监
谢海平:合一创意 创始人/服装设计师
谢均宜:深圳市邓皓时尚服饰有限公司 总经理
时尚-珠宝设计
黄 宏:独立设计人、签约艺术总监、中宝协设计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吴峰华:TTF高级珠宝品牌 创始人/艺术总监
许二建:深圳市珠宝首饰设计师协会 创会副会长
孙 倩:SUNCHIN品牌 创始人
奉晓鹏:故意工作室 创始人/珠宝设计师
—
空间-建筑设计
孟建民:中国工程院 院士/建筑师
刘晓都: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建 合伙人、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促进会首届会长、首届伦敦设计双年展中国馆 策展人
刘 珩: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NODE)创建人/主持建筑师
张之杨:局内(iNgAmE)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创始人
冯越强:欧博(Aube)设计 董事长/首席设计师
空间-室内设计
赵庆祥:深圳市政协委员、艾特奖 执行主席、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 执行会长
黄 庭: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 高级顾问、画家
何潇宁:深圳市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 会长
洪忠轩: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 会长、HHD假日东方国际设计机构 创始人
刘 波:PLD 劉波設計顧問(香港)有限公司 创始人
杨邦胜:YANG 设计集团 创始人/总裁
琚 宾:水平线设计 创始人/创基金 创始人
.jpg)
马上到云端展厅遨游
▼▼▼▼

40.sz.design

ghmb.sz.design
—

深圳设计周暨环球设计大奖组委会
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
总策展
韩望喜、宋博渊
—
联合策展
张昊、刘振、许柏鸣、孔武、潘明、沈永芳、吴峰华、周红玫、张宇星、赵庆祥、何潇宁
—
统筹组
刘永清、林楚微
展务组
邓远健、王江涛、张昊、曾令波、张涛
形象组
张冰、王彦坤、刘西大、安天东
宣传组
曾令波、关抒、曾佳佳
展览组
鲁晓勇、孟申晖、赵超、刘成科、张烁、程晓炳、林溪
编辑组
程雨濛、石晨旭
活动组
夏江南、邓海桂、张海强
接待组
张涛、汪松、肖凤
策展工作组
谭艳丽、洪小惠、蔡雪君、崔卓君、姜美、何秋珏、苏薇、丁云兰、袁锦杏、徐婕、戴春、刘磊、秦蕾、黄伟文、肖毅强、杨宇、叶晓冬、曾醒辉、方军波、吴世强
志愿者
刘畅、苳冬、刘瑞雪、祁红、周锐廷、周丽华、陈凌、崔明慧、冼文婷、容天健、姚烨愉、张淑媛、方钰文、张恩僮
—
学术顾问
王粤飞、王敏、任克雷、刘晓都、吴洪、周利群
组委会
王粤飞、陈绍华、韩家英、毕学锋、张达利、黑一烊
董继湘、孔森、韩湛宁、马深广、曾军、冯志锋、杜峰松、朱德才、刘永清、宝斌、许礼贤、郭东、管普查
宋博渊、邓远健、王江涛、张昊、曾令波、张涛、林楚微、邓海桂、关抒、鲁晓勇、孟申晖、夏江南、张冰、赵超
支持机构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洋渔业局、林业局)、深圳市室内设计师协会、深圳服装行业协会、深圳市工业设计协会、深圳家具行业协会、深圳市室内建筑设计行业协会、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TTF高级珠宝、深圳市设计与艺术联盟、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艾特奖组委会、方正字库、和艺社、大鲸影画、斯达高瓷艺、蚕学馆、深圳市和谐印刷有限公司、深圳市东方辉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晶报、周末画报、读创APP、广东电视台房产频道、《艺术与设计》杂志、《包装与设计》杂志、《Design 360°》观念与设计杂志、《BranD》杂志、《新平面》杂志、《现代装饰》杂志、设计直播间、古田路9号、陆俊毅_设计现场、ZCOOL站酷、设计青年、中国设计网、嗨!品牌、A963设计网、AD110、AD518、设计在线、深圳数字作品中心、亚洲CI网、标志共和国、艺酷、微博@字体设计
深圳设计周
Shenzhen Design Week
▼
深圳设计周(Shenzhen Design Week, SZDW)于2017年创立,是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发展办公室、市委外办、市委大湾区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创新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大型国际性设计盛会,旨在为设计产业打造一个国际化、跨门类的专业平台,以促进设计品牌推广、设计成果展示、设计产品交易、设计资源集聚融合、国际设计文化及信息交流、以及设计思维与理念的推广。
2020深圳设计周以“云上设计·创意无限”为主题,吸引了来自海内外20个国家和地区的33家设计机构、800多名设计师前来云上互动、各展风采。主会场分为“深圳设计四十年”、主题展、大湾区设计展等十大板块,近20个分会场遍布全市。活动形式也各不相同,线上线下齐放异彩,将给疫情过后的深圳注入新的活力。这个八月,与我们一同从设计出发,探讨融合,走向未来。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
Shenzhen Graphic Design Association
▼
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成立于 1995 年,是国内首个非牟利的平面设计专业组织, 旨在展现杰出的设计成就、鼓励和促进专业创作和探索的学术精神,推动社会对设计的关注和平面设计发展。促进协会和国际专业机构的学术交流。协会尊重每一位会员的同时让会员分享协会的荣耀、并努力成为观念开放和领先的学术研究者和专业实践者。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合作意向,请给我们写邮件吧:)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EXcNz9sHzz8TFsjcxpt4g